🪧 開頭|想幫爸媽保險,別急,這3件事你真的有注意到嗎?
有一天你突然意識到——爸媽年紀也大了,是不是該幫他們買保險了?
「退休後他們還有保障嗎?」
「沒買醫療險會不會住院要自費很多錢?」
「長照需要自己準備嗎?」
這些問題很重要,但如果你一開始就錯估風險,很可能白花錢還買錯保單。
這篇文章要帶你釐清:
✅ 給爸媽買保險,最常忽略的三個盲點是什麼?
① 保單保到幾歲?很多保到75歲就結束了
很多爸媽手上都有一些保單,但真正打開來看,會發現一個超常見的問題:
「保到75歲」就結束了,但人卻常常活到85歲、90歲甚至更久。
這代表什麼?
👉 等爸媽年紀越大、越需要醫療保障的時候,反而已經沒有保險可以理賠了。
更麻煩的是:高齡之後再想投保,保費爆炸貴,甚至直接被拒保。
✅ 所以第一步不是立刻買新的保單,而是:
- 先幫爸媽把原有保單檢查一遍:保到幾歲?保障什麼?
- 確認是否需要補一張「延長保障年期」的醫療或實支實付
② 健康狀況已經影響投保條件,你知道嗎?
爸媽年紀大了,很多人有慢性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…
這些都會直接影響能不能買保險(或影響保費、保障內容)。
很多人是這樣才知道自己買不了:
「我爸糖尿病吃藥 10 年,結果實支實付保單不能投保。」
「我媽三年前開過刀,重大疾病險直接拒保。」
✅ 所以第二步是:
- 先確認爸媽的過去病史、目前有沒有吃藥/治療中
- 再來查詢哪些商品能承保、要不要加費/除外(這時最好找保險顧問幫忙核保前評估,不要亂投)
⚠️ 千萬不要直接幫爸媽填完投保資料、付錢,結果事後才被拒保,浪費時間又打亂規劃。
③ 高額壽險≠最好,實用型保障才是爸媽真正需要的
很多子女想幫爸媽買保險時,第一個想到的常常是壽險:
「萬一有一天真的需要,也不會讓我們措手不及,爸媽也能安心。」
但從保障角度來看,爸媽真正會面對的風險,不只是最後那一刻,而是退休後漫長的老化過程。
住院、慢性病治療、復健、照護,這些才是對爸媽生活品質與家庭經濟最直接的挑戰。
📌 與其保額高、但發生機率低的壽險,不如先幫爸媽補強那些**「用得到、賠得到」的保障**:
✅ 第三步建議:
- 基本醫療保障(住院日額)
- 實支實付補貼(補健保不給付的部分)
- 長照險(如果健康狀況允許,越早規劃越好)
🧾 小結|給爸媽買保險,不是買得多,是買得剛好又用得到
常見盲點 | 改成這樣想 |
---|---|
「爸媽有保單了應該夠吧」 | ✨ 檢查保單年齡、項目,有效期才是關鍵 |
「幫他們買一張壽險就好」 | ✨ 醫療支出才是晚年最大的現金挑戰 |
「他們健康沒問題啦」 | ✨ 投保前要確認病史、吃藥、既往症況,避免被拒保 |
📌 給爸媽買保險,是給他們多一層安心,也讓你自己未來少背一點負擔。
但這份保障,一定要根據實際狀況去規劃,不能靠印象決定。
加入 LINE,免費幫你保單健檢,還能索取《保單投保指南》!
📸 IG 會分享更多保險觀念與圖解,歡迎追蹤:
👉 @talk.insurance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