爸媽年紀漸長,很多人開始想幫他們補保險。
但在保之前,你要先想清楚三件事:不是錢繳下去,就有保障,也不是誰想保都能保。
這篇一次整理出幫爸媽買保險時,最常忽略的 3 大風險盲點。
⚠️ 盲點一:年紀越大,選擇越少、保費越高
很多人想「爸媽年紀大了,更需要保險」,但現實是:
- 🧓 年紀一過 60、65,商品選擇變少
- 💰 保費跳升好幾倍,一年好幾萬
- 🚫 很多商品直接拒保(尤其醫療險、實支實付)
👉 該怎麼辦?
要嘛趁爸媽健康、年齡還能接受時早點規劃,
要嘛調整期待值,只選擇「保得了的」保障,而不是理想中的配置。
🧾 盲點二:爸媽健康狀況有告知義務,別亂保
幫爸媽保險最常出事的,就是:
- 明知道有病沒講
- 想說「反正沒住院,應該不用講吧」
- 或業務自己說「小病不會查啦~」
⚠️ 錯!理賠時一查出病史未告知,保險公司有權「拒賠+解除契約」。
而且健康告知是法定義務,就算你不知道也不等於沒責任。
所以在簽保單前,一定要:
✅ 跟爸媽確認是否有就醫紀錄、用藥、慢性病
✅ 寫清楚在「健康告知」欄位,不要隱瞞
🔄 盲點三:年繳型商品 vs 一次繳,繳得起才是真的保得住
爸媽年紀大了,很多業務會推:
- 🧾 一次繳 30 萬、50 萬,省麻煩也省審核
- 📉 短繳型儲蓄險、養老險,主打「傳承資產」
但問題來了:
- 🪙 你真的有這筆資金嗎?
- 💔 若未來爸媽身體出狀況,用得到那筆錢嗎?
- 🕳 如果你還有房貸、育兒壓力,那張保單就變成「壓力製造機」
📝 重點不是「買得漂亮」,而是保得起、用得到、不後悔。
✅ 結論:幫爸媽買保險前,先回頭想這三件事
- 能不能保?(年齡+健康限制)
- 真的保得下去嗎?(財務壓力)
- 保障目的是什麼?(實支?照顧?傳承?)
保險不是為了彌補虧欠,也不是幫爸媽買越多越孝順,
而是確保真的在需要的時候,用得上、用得對、用得安心。
加入 LINE,免費幫你保單健檢,還能索取《保單投保指南》!
📸 IG 會分享更多保險觀念與圖解,歡迎追蹤:
👉 @talk.insurance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