🛡️ 買保險到底在保什麼?3 個故事讓你看懂風險轉嫁這件事

你是不是也曾想過:

「我都很健康啊,真的需要保險嗎?」
「買了十年都沒理賠,是不是白花錢了?」

這些疑問的背後,其實是對「保險到底在保什麼」的不理解。
這篇透過 3 個故事,讓你真正搞懂:保險的存在,是為了幫你「轉嫁無法承擔的風險」。


📖 故事一:輕微意外,卻花了 6 萬自費治療

阿哲是一位上班族,某天騎車摔車,膝蓋韌帶撕裂。雖然沒有生命危險,但:

  • ✅ 手術+自費復健,花了 6 萬多
  • ❌ 他的保單只有日額型住院險,賠不到 1 萬
  • 😖 剩下的全自己吸收,壓力爆大

👉 他才知道:「原來不是只有重大事故才需要保險,一般醫療支出更常發生。」


📖 故事二:確診重大傷病,公司收入歸零

阿婷是一名業務主管,收入高但很依賴身體健康。
30 歲那年確診重大傷病,必須停止工作 8 個月專心治療。

  • ✅ 她有 50 萬重大傷病險,一次理賠
  • 💸 拿這筆錢撐過治療期,生活不至於崩盤
  • 🔁 她也才理解:「保險是為了替我撐過人生中不能工作的低谷。」

📖 故事三:父親突發意外過世,壽險成了孩子的希望

阿凱的爸爸 50 歲時意外過世,家裡有兩個還在念書的孩子。
幸好當初他有一張 300 萬的壽險:

  • 🧑‍🏫 保單賠下來,讓兩個小孩順利完成學業
  • 💡 沒有改變未來的起點,也不會讓遺憾變成負擔

👉 阿凱說:「壽險不是為了他自己,是為了我們。」


✅ 結論:保險的本質,不是「賺回來」,而是「有人幫你扛」

保險不是為了每次都用到
而是當你真的出事時:

  • 🚫 不用全靠自己或家人承擔
  • 🧾 有筆錢能幫你撐住最慘的時候
  • 🔄 將本來你扛不起的風險,轉嫁給保險公司

📌 這就是保險的核心——不是常用,是用得起、扛得住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