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務叫我買長照險,我該買嗎?別急著簽,先看這 3 件事

你可能遇過這種情況:
業務說長照險是一定要買的,因為「老了沒人照顧很可怕」、「失能一天就是幾千塊」,讓人焦慮到不買不行。

但冷靜想想,你真的需要現在就買長照險嗎?

這篇文章幫你快速拆解:誰該買、什麼時候買、買了到底有沒有用。


長照險不是人人必備,這是事實

長照險是為了應付失能、生活無法自理時的照顧支出,但它的特色是:

  • 保費高
  • 給付門檻高
  • 理賠等待期長(有些要等失能持續半年)

所以如果你現在正面臨高房貸、撫養小孩、保障尚未完整,
這時候就要問自己:現在把錢投在這裡,會不會讓你更需要的保障被犧牲?


1. 你現在經濟壓力有多大?

保費壓力不能只看「一年多少」,要看「長期多少」

舉例:你買一張每月給付 3 萬元、長繳期的長照險,年繳約 2 萬~3 萬,繳 20 年就是 40~60 萬。

但問題來了:

  • 你目前有沒有足夠的醫療保障?
  • 家裡如果有人出事,你是扛責任的那一個嗎?
  • 如果今天出現重大傷病,你的保險夠嗎?

長照險不是不能買,而是你要想清楚:
這筆錢現在丟這裡,會不會讓更可能發生的風險(例如醫療支出)反而沒被保到?


2. 你知道它的理賠條件嗎?

「失能」不等於「不能動」,門檻比你想的高

多數長照險的給付,是根據 ADL(生活自理能力)或失能等級判定。
這些活動包含:

  • 如廁
  • 洗澡
  • 吃飯
  • 移動
  • 穿衣
  • 轉移(例如從床起身)

很多保單會規定:你至少要有其中 2~3 項無法完成,才符合理賠條件
所以膝蓋退化、慢性病、需要輪椅,但還能自己吃飯洗澡的情況,可能不符理賠。


3. 你有沒有替代方案?

除了保險,你可能還有其他資源:

  • 如果你有固定現金流,未來可以靠資產因應照顧支出
  • 如果你有重大傷病險、失能險,有些也有生活補助或一次金給付
  • 如果你有家庭支持系統,可以減少外部照顧費用支出

你不一定需要「花大錢保一筆遙遠的風險」,也許規劃資金靈活度,更有用。


結論:長照險不是壞商品,但它不能是你「現在的第一選擇」

不是因為你老了就一定需要長照險,
也不是因為業務說「很多人都後悔沒買」就該買。

真正的問題是:

  • 你現在的基本保障補齊了沒?
  • 你真的了解長照險怎麼理賠?
  • 你有能力長期負擔這筆保費嗎?

✅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都能穩穩回答,那再來評估也不遲。
✅ 如果這些你還不確定,那就從實支實付、重大傷病、壽險先保好。

加入 LINE,免費幫你保單健檢,還能索取《保單投保指南》!

👉 加入 LINE 索取《免費投保指南》+保單健檢

📸 IG 會分享更多保險觀念與圖解,歡迎追蹤:
👉 @talk.insurance_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