🧾 保費省一點,出事就要花好幾倍?這筆帳你算過嗎

💬 很多人說:「保費好貴,我想再省一點」

但你有沒有想過:
你現在省下來的幾千塊,真的能抵擋未來幾十萬的醫療開銷嗎?


🧮 一筆簡單的帳,告訴你風險在哪

你把實支實付的保額只保到 3 萬元
因為一年可以省下約 3,000 元保費

但當你真的住院手術、用了自費耗材時,帳單可能是這樣:

  • 自費病房:3 天 $6,000
  • 微創手術差額:$50,000
  • 標靶藥一針 $30,000,共打 3 針
  • 其他醫材與耗材:$12,000

📌 合計:$138,000
實支實付只能理賠 3 萬,剩下的 10 萬怎麼辦?

你省了 3,000 元,結果多扛 10 萬——真的划算嗎?


📉 「省保費」的背後,是把風險留給自己

保費是風險的轉移費用:
你繳幾千塊,是請保險公司幫你扛幾十萬的風險

當你選擇「保小一點」、「不保」,你其實是在對未來說:
「出事我可以自己扛」
但現實是,多數人根本無法真的扛起來


🧠 真正的風險,不在於你會不會出事

而是出事時,你撐不撐得住?

很多人說:「我年輕健康,應該不會用到」

但出事前的人,誰不是這麼想的?
風險從不打招呼,而保險就是你提早準備的底氣


🛡️ 保費不是多餘支出,是生活穩定的成本

  • ✅ 保的是有人幫你分擔關鍵開銷
  • ✅ 保的是你不必因為沒錢而放棄選擇
  • ✅ 保的是讓你可以穩穩地走過風險,而不是用錢堆著撐過去

📲 想知道自己該怎麼配保才合理?

我可以免費幫你:

  • 分析你目前的保費是否花得值得
  • 找出你預算內能補足的保障缺口
  • 幫你省下不必要的花費,留下真正能幫忙的內容

📘 免費領取《投保指南》+保單健檢
📲 加入 LINE ➤ https://lin.ee/LCCCdw0

📷 IG 看更多保險故事+圖解觀念
追蹤我們 ➤ @talk.insurance_


✅ 結語:

省錢沒錯,但該花的地方不能不花

與其等帳單來才後悔,
不如現在就把這筆帳算清楚:

👉 你想省 3,000 元保費,還是冒著要自付 10 萬的風險?

這筆帳,你不算清楚,可能未來會付出更多代價
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