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買了一張癌症險,覺得萬一得病,理賠就能幫上忙。
但你有想過嗎?
✅ 得到癌症,真正花最多錢的,不一定是治療費,而是「之後的生活怎麼過」。
1. 癌症治療可能用健保,但生活支出靠自己扛
很多基本治療費用,其實健保會給付。
但問題來了:
- 你生病後工作能持續嗎?
- 收入會中斷多久?
- 家庭開銷、房貸、孩子學費怎麼辦?
📌 癌症險給你一次性理賠,但如果 3~6 個月都不能工作,這筆錢很快就花光。
2. 真正幫上忙的,是「生病後每月可支用」的保障
如果你擔心的是生活支出被中斷,建議你:
✔ 看看重大傷病險或長期照護型保障
✔ 重點不是理賠金額大,而是理賠的方式能不能「撐得久」
🧠 一次領 vs. 每月領 → 看你擔心哪一種風險:
- 擔心醫療費用 → 一次給付型癌症險
- 擔心生活費 → 每月生活補助型重大傷病/長照險
3. 保額夠高也不夠,保「對的險種」才是真的有保障
你可能保了 100 萬癌症險,看起來夠高。
但若保障只限於「確診癌症一次理賠」,那其他重大疾病、術後照護、長期無法工作,就完全沒碰到。
📌 錢不能重複用,你該先釐清的是:最怕的風險是哪一種?
✅ 小結:癌症險很重要,但不是唯一選項
✔ 想補醫療費 → 癌症險 or 防癌險
✔ 想補生活費 → 重大傷病險 / 長照險
✔ 想要能撐得久 → 看理賠方式是不是你真正需要的
📩 想知道你的保單是不是只補了其中一種?
📲 加我 LINE,我免費幫你健檢保單,也可以私訊索取《保單投保指南》
👉 https://lin.ee/IUnddov
📸 IG|保險觀念圖解+案例解析
📍 看懂每張保單的定位與組合邏輯
👉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alk.insurance_