📣 很多人不知道,實支實付其實分成「舊制」和「新制」
而你現在手上的保單,有可能跟你爸媽那一代完全不一樣!
🕰 舊制實支 vs 新制實支,有什麼差別?
- 舊制(早年版本)
→ 多為「終身型」、無理賠次數限制、額度高
→ 一旦買到,幾乎終身保障、續保穩定、保障範圍廣 - 新制(近幾年販售)
→ 多為「定期型」、限制理賠次數、金額與續保都偏保守
→ 多為「附約型」商品,必須依附在主約上,不能單獨存在或轉移
📌 最大的差異,就是「穩定性」與「耐用度」下降了很多!
⚠️ 新制實支常見限制有哪些?
- 限每年理賠次數(例如門診30次、手術10次)
- 無法終身續保(每年評估是否可續)
- 自費項目限制嚴格(需事先審核或限定項目)
- 多數為附約,無法單獨轉換保險公司或保留保障
🔍 附約綁定會怎樣?
實支實付如果是附約型,就必須跟著主約一起存在
你不能只保這張實支、也不能單獨移轉到別間公司
舉例來說:
- 你有一張終身壽險+附加實支
- 想停掉壽險、但保留實支:做不到
- 想把實支轉到別間公司:做不到
📌 實支被「綁約」,你對整份保單的操作彈性會被大大限制
🧱 舉例對比更清楚
項目 | 舊制實支實付 | 新制實支實付 |
---|---|---|
續保機制 | 終身續保 | 年年評估是否可續 |
理賠次數限制 | 幾乎無上限 | 門診/手術/住院都有上限 |
自費項目處理 | 大多可賠 | 嚴格限制/事先審核 |
可否轉換保險公司 | 可保留原保障 | 多為附約,無法單獨轉移 |
🤔 那如果我手上是新制怎麼辦?
你可以做這幾件事:
- 確認目前的理賠條款與次數限制
- 補強重大傷病型或癌症專屬保單,補足高額治療開銷
- 定期健檢保單耐用度,看是否續保條件會改變
📲 看不懂保單沒關係,我幫你查清楚
你提供:
- 保單條款(或拍照/電子檔)
- 是否曾經理賠過、目前使用狀況
我可以:
- 幫你判斷是新制還是舊制
- 分析限制點與可補強空缺
- 給你客製化的調整建議
📘 免費領取《投保指南》+保單健檢
📲 加入 LINE ➤ https://lin.ee/LCCCdw0
📷 IG 看更多保險故事+圖解觀念
追蹤我們 ➤ @talk.insurance_
✅ 結語:
📌 一樣是實支,舊制跟新制的保障落差可以差好幾倍!
你現在用的版本,真的夠撐得住大病、高額治療嗎?
現在搞懂自己保的是哪一種,比你多買兩張還更重要